医海无涯

2025年最新伤寒诊疗指南与典型病例分析

admin 47 0

2025年最新伤寒诊疗指南与典型病例分析

2025年最新伤寒诊疗指南与典型病例分析

基于WHO、美国CDC及中国最新指南的综合整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5年更新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全球适用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伤寒概述

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)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,全球年发病约920万例,死亡11万例。

高发地区:东南亚、东地中海及非洲地区

传播途径:粪-口传播,通过污染的水源、食物或密切接触传播

病原体特征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革兰阴性杆菌,耐环境力强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可在水中存活数周

感染机制

1

侵入阶段:细菌经口进入,突破胃酸屏障后侵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(Peyer斑)

2

播散阶段:经淋巴入血→第一次菌血症→播散至肝脾胆囊→二次菌血症(极期症状)

3

组织损伤:内毒素诱发全身炎症反应,回肠淋巴组织坏死、溃疡→肠出血/穿孔风险↑

临床表现(分期)

分期病程核心症状
初期第1周阶梯状发热(39-40℃)、乏力、腹痛、便秘
极期第2-3周稽留热、相对缓脉、玫瑰疹(胸腹部淡红色斑丘疹)、肝脾肿大、谵妄
缓解期第4周体温波动下降,仍易发肠穿孔/出血
恢复期第5周后症状消退,可复发(10%未治疗患者)

典型特征:相对缓脉(体温升高但脉搏不相应加快)、玫瑰疹(胸腹部淡红色斑丘疹)

疑似病例标准

流行病学史 + 持续发热≥3天伴以下≥2项: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相对缓脉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玫瑰疹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肝脾肿大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白细胞减少

确诊病例标准

1

培养阳性:血/骨髓培养(金标准,极期血培养阳性率80-90%)

2

分子检测:PCR检测沙门菌特异基因(如invA

3

血清学:肥达反应(O抗体≥1:80,H抗体≥1:160)动态升高

治疗方案(WHO耐药菌株管理指南2025)

抗生素首选(体重50kg成人)

药物用法输注方式疗程
左氧氟沙星500mg q24h生理盐水100ml,静脉滴注≥60分钟7-10天
头孢曲松2g q24h(耐药菌株)生理盐水100ml,静脉滴注≥30分钟10-14天
阿奇霉素500mg q24h po(轻症)口服7天

重症辅助治疗

激素治疗

地塞米松 3mg IV q6h(谵妄/休克时)

补液方案

生理盐水500ml + 5%葡萄糖1500ml/24h(维持尿量>0.5ml/kg/h)

鉴别诊断

疾病鉴别要点
疟疾间歇热、血涂片见疟原虫、无相对缓脉
结核病盗汗、X线示肺尖浸润灶、T-SPOT阳性
败血症原发感染灶、中性粒细胞↑、血培养见其他G-杆菌
淋巴瘤无痛性淋巴结肿大、LDH↑、病理确诊

预后与随访

治愈率

及时治疗病死率<1%,未治疗者10-15%<>

慢性带菌者

3%患者胆囊带菌>1年,需阿莫西林2g tid ×6周 + 胆囊切除

复发预警

退热后2周再发热+血培养阳性,需重复抗生素疗程

典型病例报告(急诊科接诊案例)

病例资料

既往史

28岁男性,既往体健,无慢性病

流行病学史

2周前由印度旅行归国,曾饮用街头果汁

现病史

1

初期(第1周)

低热(37.8℃)→3日内升至39.5℃,伴头痛、便秘,自服布洛芬无效

2

极期(第2周)

持续高热40℃、腹胀、胸腹部出现5处玫瑰疹,当地诊所予"头孢呋辛"无效

3

加重期(第3周)

腹痛加剧,排黑便1次,6小时前出现谵妄、定向力障碍

急诊科诊治经过

快速评估

查体

T 40.2℃,P 68次/分(相对缓脉),BP 90/60mmHg,肝肋下3cm,脾肋下2cm

危重征象

意识模糊(GCS 10分),肠鸣音消失,右下腹肌紧张

紧急检查

项目结果意义
血常规WBC 3.2×10⁹/L, EOS 0%伤寒典型白细胞减少+嗜酸消失
血培养伤寒沙门菌(+)确诊依据
腹部CT回肠末端肠壁增厚+游离气体肠穿孔征象

救治方案(体重50kg)

1

液体复苏

生理盐水500ml快速输注(30分钟内)→血压升至110/70mmHg

2

抗生素

头孢曲松 2g + 生理盐水100ml,静脉滴注30分钟(q24h)

左氧氟沙星 500mg + 生理盐水100ml,静脉滴注60分钟(q24h)(覆盖耐药菌)

3

激素+手术

地塞米松 3mg IV q6h(抗内毒素休克)

普外科会诊后行肠穿孔修补术

转归

48小时后体温降至38.0℃,神志转清,术后第7天出院

救治经验总结

早期识别高危特征

1

旅行史+阶梯热+相对缓脉 → 即刻隔离并送血培养

2

腹痛+肌紧张 → 立查腹部CT(肠穿孔征兆)

急诊用药关键点

1

避免错误药物

禁用阿司匹林(↑出血风险)、缓泻剂(↑穿孔风险)

2

输注规范

喹诺酮类需慢速滴注(↓静脉炎),头孢曲松避钙防沉淀

并发症防控

并发症预防措施
肠出血监测Hb+便隐血,避免腹部按压
脓毒症休克6小时脓毒症Bundle(乳酸+血培养+抗生素)

核心要点

旅行发热者首筛伤寒,极期腹痛警惕穿孔,双联抗生素覆盖耐药菌

参考文献指南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《伤寒诊疗指南》(2025年更新版)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WHO《Typhoid Fever Surveillance and Vaccine Guideline 2025》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美国CDC《伤寒耐药菌株治疗建议(2025)》



标签: 伤寒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