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性脑病综合诊治指南(2024版)
基于《国际肺性脑病管理共识》及《中国肺性脑病诊治专家共识》整合
一、肺性脑病综合解析
(一)病因与发病机制
1. 核心病理基础
低氧血症
脑细胞无氧代谢增强→ATP耗竭→钠钾泵失效→脑细胞水肿
高碳酸血症(核心机制)
PaCO₂ > 60mmHg → 血脑屏障通透性↑ → 脑间质水肿、颅内压↑
CO₂潴留→脑血管扩张→脑血流量↑(正常2-3倍)→加重脑水肿
酸中毒(pH < 7.3)
氢离子进入细胞内→细胞内酸中毒→神经细胞兴奋性↓→昏迷
2. 诱发因素
(二)临床表现
1. 神经精神症状(按进展分型)
轻型
头痛、烦躁
记忆减退
昼夜颠倒
中型
谵妄、扑翼样震颤
浅昏迷(刺激可唤醒)
球结膜水肿
重型
深昏迷、抽搐
病理反射阳性
瞳孔不等大(提示脑疝)
2. 伴随症状
(三)诊断标准(2024中国共识)
需同时满足以下3条:
基础疾病
COPD、肺心病、严重肺炎等致呼吸衰竭病史
典型神经症状
排除其他病因的意识障碍/精神异常/运动障碍
血气分析
PaCO₂ > 50mmHg + pH < 7.35 + PaO₂ < 60mmHg
注:需排除脑血管意外、代谢性脑病(肝/肾性脑病)、药物中毒
(四)治疗方案(阶梯式管理)
1. 紧急处理
气道管理
立即清除分泌物,昏迷者气管插管(避免仰头抬颌加重颅内压)
氧疗原则
低流量吸氧(1-2L/min),目标SpO₂ 88-92%(避免CO₂潴留加重)
2. 通气支持
无创通气(NIV)
轻中度患者首选(意识清楚能配合)
模式BiPAP(IPAP 12-16cmH₂O,EPAP 4-6cmH₂O)
有创通气
适应症→昏迷(GCS ≤8)、NIV无效、呼吸暂停
参数:小潮气量(6-8mL/kg),延长呼气时间(I:E 1:3)
3. 药物治疗(50kg患者示例)
药物 | 用法与用量 | 配制与输注方式 |
---|---|---|
氨茶碱 | 负荷量:0.25g + NS 20mL静推(>10min) | 维持量:0.5g + NS 500mL静滴(6h输完) |
甲泼尼龙 | 80mg + NS 100mL静滴(30min输完) | 日最大量160mg,疗程≤3天 |
纳洛酮 | 0.4mg静注→续1.2mg + 5%GS 250mL静滴 | 拮抗呼吸抑制,改善意识 |
抗生素(经验) | 头孢哌酮舒巴坦3g + NS 100mL静滴(q8h) | 需根据痰培养调整 |
4. 纠正内环境紊乱
酸中毒
pH < 7.2时予5%碳酸氢钠100mL缓慢静滴(避免CO₂蓄积)
脱水降颅压
20%甘露醇125mL(15min内静滴)+ 呋塞米20mg静注(监测肾功能)
(五)鉴别诊断要点
疾病 | 关键鉴别点 |
---|---|
肝性脑病 | 扑翼样震颤+血氨↑+肝硬化史,无CO₂潴留 |
脑卒中 | 突发偏瘫/失语,CT示梗死/出血灶 |
药物中毒 | 苯二氮䓬类药史,氟马西尼拮抗有效 |
电解质紊乱 | 血钠<120mmol> |
二、肺性脑病危重抢救病例(模拟案例)
患者信息
男,68岁,体重50kg
主诉
意识模糊伴气促12小时,昏迷2小时
既往史
COPD 20年,肺心病5年,长期家庭氧疗
(一)现病史
发病前:受凉后咳嗽加剧、黄脓痰5天,自服"可待因"止咳
进展:12小时前烦躁、胡言乱语→2小时前呼之不应,家属送急诊
(二)查体与辅助检查
生命体征
BP 85/50mmHg
HR 130次/分
RR 8次/分(浅慢)
SpO₂ 75%(未吸氧)
神经系统
深昏迷(GCS 5分)
双侧瞳孔2mm(对光反射迟钝)
病理征(+)
血气分析
面罩吸氧5L/min时:pH 7.18,PaCO₂ 98mmHg,PaO₂ 45mmHg,HCO₃⁻ 28mmol/L
CT
双肺气肿伴感染,无颅内出血
(三)抢救流程(按时间轴)
气道与呼吸支持
气管插管接呼吸机(模式PCV:PC 15cmH₂O,PEEP 5cmH₂O,FiO₂ 100%)
血气复测(插管后):PaO₂升至85mmHg,PaCO₂降至80mmHg
药物干预
氨茶碱:0.25g + NS 20mL静推(>10min)→续0.5g + NS 500mL静滴(维持6h)
甲泼尼龙:80mg + NS 100mL静滴(30min输完)
抗生素:头孢哌酮舒巴坦3g + NS 100mL静滴(q8h)
精细调控
降颅压:20%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(15min)→每6小时1次(监测尿量)
纠正酸中毒:pH升至7.25停用碳酸氢钠(总量100mL)
镇静策略:右美托咪定0.5μg/kg/h持续泵入(避免呼吸抑制)
(四)转归
24小时后神志转清(GCS 12分),PaCO₂降至55mmHg,拔管转呼吸科
(五)救治经验总结
成功关键
快速插管:避免高浓度氧疗加重CO₂麻醉
限制性补液:总入量
<1500ml>
教训反思
可待因禁用:COPD患者止咳药诱发呼吸抑制
甘露醇风险:老年肾衰者需减量(125mL替代250mL)
指南依据与临床要点
氧疗目标(2024国际共识):COPD患者SpO₂勿>92%,避免解除低氧驱动
机械通气(中国共识):PaCO₂每小时降幅≤10mmHg,防脑水肿反跳
抗生素升级:重症肺炎首选抗铜绿假单胞菌β-内酰胺类(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)
以上方案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,需结合个体化调整
标签: 肺性脑病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