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海无涯

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2版)及急诊救治实践

admin 21 0

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2版)及急诊救治实践

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2版)及急诊救治实践

依据中国专家共识及急诊救治实践整理

专家共识(2022版)核心内容

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定义与分型

定义:主动脉内膜撕裂,血液进入中膜分层形成真/假腔,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。

Stanford B型

相当于DeBakey Ⅲ型(累及降主动脉)

解剖细分(SVS/STS分型)

按主动脉12分区法描述病变范围(如破口在3区、远端累及9区记为B3,9

2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分期

急性期

≤14天,破裂风险最高

亚急性期

15-90天,内膜仍脆弱

慢性期

>90天,假腔可能血栓化

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诊断标准

临床表现

  • 突发撕裂样胸背痛(90%)

  • 可伴下肢缺血、截瘫

  • 或腹腔脏器缺血

影像学金标准

  • 胸腹主动脉CTA(敏感度>95%)

  • 需评估破口位置、真假腔血流

  • 分支血管受累情况

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治疗策略

分期治疗原则
急性期

首选药物降压(目标SBP 100-120 mmHg,HR 60-80次/分)

急诊TEVAR指征:器官缺血、主动脉破裂、持续性疼痛或高血压

慢性期假腔持续扩大或动脉瘤形成者行TEVAR术

5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随访

术后1、3、6、12个月复查CTA,后每年1次,监测假腔血栓化及主动脉重塑

全文获取

TBAD急诊救治病例(50 kg患者)

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病例资料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/年龄/体重:男,52岁,50 kg

  • 既往史:高血压8年(未规律服药)

  • 吸烟史30年

主诉与查体

  • 主诉: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3小时,向腰部放射

  • 查体:BP 185/105 mmHg,HR 110次/分

  • 左桡动脉搏动减弱,左下肢皮温低

2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辅助检查

CTA: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2 cm(3区),假腔延伸至肾动脉下(B3,9),左肾动脉起始段狭窄>70%

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急诊救治流程(体重50 kg)

药物/操作用法与配制细节目标
吗啡3 mg iv(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),缓慢静推>2 min疼痛评分≤3分
艾司洛尔首剂10 mg iv(>1 min);维持量:20 mg/h微量泵入(2.5 g + NS 50 ml)HR ≤80次/分
硝普钠0.5 μg/kg/min起始(25 μg/min),配法:硝普钠50 mg + 5% GS 50 ml,避光泵入SBP 100-120 mmHg
TEVAR术发病后12小时行急诊手术,覆膜支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(预留烟囱支架)真腔血运重建

注:硝普钠累计剂量<2 mg/kg(本例<100 mg),24小时内停用以防氰化物中毒

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救治经验总结(急诊科视角)

快速诊断

  • 避免X线平片,疑似TBAD者直接行胸腹主动脉CTA(造影剂速率5 ml/s)

血压-心率-疼痛三联管理

  • 镇痛优先:吗啡静推阻断交感风暴,再降压

  • 硝普钠配制:必须避光现配,50 kg患者0.5 μg/kg/min = 25 μg/min(50 mg药+5% GS 50 ml → 1 ml/h = 16.7 μg/min)

介入时机

  • 合并器官缺血者24小时内TEVAR可降低病死率(本例因肾缺血12小时手术)

中国患者特点

  • 发病年龄较欧美低10岁(平均51.8岁),与高血压控制率低相关,需强化宣教


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(TBAD)中国专家共识(2022版)核心要点

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(TBAD)中国专家共识(2022版)核心要点

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制定

关键定义与分型分期

定义

TBAD指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,累及降主动脉的夹层,内膜撕裂形成真/假腔,假腔可血流灌注或血栓化。

分型

  • Stanford分型:累及升主动脉为A型;仅累及降主动脉为B型(相当于DeBakey Ⅲ型)

  • 解剖细分(SVS/STS联合分型):按主动脉12分区法定位病变范围(如B1,9表示破口在1区,远端累及9区)

分期

急性期(≤14天)

破裂风险最高

亚急性期(15–90天)

内膜仍脆弱

慢性期(>90天)

假腔可能血栓化

诊断标准

临床表现

突发撕裂样胸背痛(占90%),可伴下肢缺血、截瘫或腹腔脏器缺血。

影像学检查

1

CTA(金标准)

敏感度>95%,需评估破口位置、真假腔血流、分支血管受累

2

MRI/MRA

肾功能不全者首选

治疗策略

急性期治疗

首选药物降压

目标收缩压100–120 mmHg,心率60–80次/分

急诊介入指征

  • 顽固性疼痛或高血压

  • 器官/肢体缺血

  • 主动脉破裂或濒临破裂(如胸腔积血、主动脉径>5.5 cm)

手术方式

TEVAR术

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:封堵近端破口,真腔血运重建

杂交手术或开放重建

适用于复杂病变

慢性期治疗

假腔持续扩大或动脉瘤形成者,行TEVAR术。

随访建议

术后1、3、6、12个月复查CTA,后每年1次,监测假腔血栓化及主动脉重塑。

TBAD典型病例(附急诊救治细节)

病例资料

  • 性别/年龄/体重:男,50岁,50 kg

  • 既往史:高血压10年(未规律服药),吸烟史20年

  • 主诉:突发剧烈胸背痛4小时,呈撕裂样,向腰背部放射

  • 急诊查体

    • BP 190/110 mmHg,HR 118次/分,SpO₂ 96%(未吸氧)

    • 双上肢血压差>20 mmHg,左足背动脉减弱

诊断经过

急诊检查

  • 心电图:窦性心动过速,无ST-T改变

  • 床旁超声:心包少量积液,腹主动脉未见异常

  • CTA(胸腹主动脉)

    •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1.5 cm(3区),假腔延伸至肾动脉下(B3,9)

    • 真腔受压狭窄>70%,左肾动脉起始段受累

确诊

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(发病6小时)

急诊救治方案(按50 kg体重细化)

药物用法与用量(溶媒/配制)输注方式与时间目标
艾司洛尔首剂10 mg iv(缓慢推注>1 min)即刻静推HR降至<80次/分

维持量:20 mg/h微量泵入(配法:艾司洛尔2.5 g + NS 50 ml)持续泵入,每5分钟调节
硝普钠0.5 μg/kg/min起始(配法:硝普钠50 mg + 5% GS 50 ml)微量泵入SBP 100–120 mmHg

根据血压调整剂量(每5分钟上调0.25 μg/kg/min)持续至TEVAR术前
吗啡3 mg iv(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)缓慢静推>2 min疼痛评分≤3分(0–10)

TEVAR术治疗(发病后24小时内)

指征

左肾动脉缺血+真腔重度狭窄

操作

覆膜支架封堵近端破口(覆盖左锁骨下动脉,预留烟囱支架)

术后用药

  • 降压:氨氯地平5 mg qd(口服)

  • 抗血小板:氯吡格雷75 mg qd(术后24小时启用)

救治经验总结(急诊科视角)

"疼痛-血压-心率"三位一体管理

  • 镇痛是阻断交感风暴的基础,吗啡静推优先于降压药

  • 硝普钠需避光、现配现用,防止氰化物中毒(累积量<2 mg/kg)

  • 艾司洛尔半衰期短(9分钟),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

影像诊断提速关键

疑似TBAD者,拒绝胸部X线平片,直接行胸腹主动脉CTA(注射速率5 ml/s)

介入时机决策

合并器官缺血或灌注不良综合征者,24小时内行TEVAR可降低病死率

特殊体重患者注意

硝普钠配制需精确体重折算(如50 kg患者0.5 μg/kg/min = 25 μg/min),避免低血压

病例设计基于共识推荐,完整临床数据可参考:《中国血管外科杂志》2022年共识



标签: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