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型主动脉夹层(Stanford B型)急诊处理方案
基于2022年中国专家共识、2023年国际指南及SVS/STS指南的综合建议
紧急生命支持(黄金1小时)
呼吸支持
维持氧合
文丘里面罩给氧(FiO₂ 40%~60%)维持SpO₂ >90%
若PaO₂持续
<60 mmhg="">证据等级:Ⅰ,B-NR
胸腔引流
左侧大量血胸致纵隔移位或呼吸困难,需紧急胸腔闭式引流
首次引流≤1000 mL,避免复张性肺水肿
监测引流量:若>200 mL/h或总量>1500 mL,提示活动性出血,需手术干预
循环复苏
血压管理
目标值:收缩压维持90~100 mmHg(避免过低影响冠脉灌注),心率
<70次>首选药物:静脉泵入艾司洛尔(β阻滞剂)联合去甲肾上腺素(小剂量维持灌注),避免单用硝普钠(可能反射性心动过速)
纠正贫血与凝血
输血指征:Hb
<70 g="">凝血支持:若PT/APTT延长,输注新鲜冰冻血浆(FFP)或冷沉淀;纤维蛋白原
<1.5 g="">
快速确诊与分型评估(30分钟内)
影像学首选
急诊主动脉CTA:明确破口位置(本例位于主动脉弓部,SVS/STS分区1~3区)、假腔范围、胸腔积血量及分支缺血征象 证据等级:Ⅰ,A
床旁超声:评估心包填塞、腹腔积液及血管真腔位置
分型与手术指征
| 关键指标 | 分型判定 | 干预紧迫性 |
|---|---|---|
| 破入胸腔+活动性出血 | 复杂型TBAD | 急诊手术(≤1h) |
| Hb进行性下降 | (SVS/STS指南定义) | |
| Ⅰ型呼衰+低血压 |
注:破口位于主动脉弓(1~3区)时,TEVAR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(LSA),需预判脑缺血风险
多学科团队(MDT)决策手术方案
手术指征与方式选择
| 患者特征 | 推荐方案 | 证据级别 |
|---|---|---|
| 解剖适合TEVAR(近端锚定区≥15mm) | 急诊TEVAR:封堵弓部破口,必要时LSA重建(烟囱/开窗) | Ⅰ,B-NR |
| 解剖不适合TEVAR(如锚定区不足) | 开放手术:弓部置换+象鼻支架置入;或杂交手术(弓部去分支化+TEVAR) | Ⅱa,B-NR |
| 合并马凡综合征 | 优先开放手术;若血流动力学不稳,TEVAR过渡 | Ⅱb,C-LD |
术中关键操作
控制出血
TEVAR术中联合栓塞责任肋间动脉(降低术后胸腔再出血风险)
脊髓保护
若支架覆盖T8以下,预置脑脊液引流管(维持压力<10 cmh="">证据等级:Ⅰ,B-NR
围术期管理重点
呼吸衰竭管理
术后继续机械通气支持,逐步下调PEEP(避免胸腔压力变化影响主动脉吻合口)
监测肺泡-动脉氧分压差(A-aDO₂),警惕急性肺损伤
循环与出凝血优化
抗凝策略:术后24小时无活动性出血时,启用低分子肝素→过渡为双抗(阿司匹林+氯吡格雷)
血压目标:术后72小时维持收缩压100~110 mmHg,促进假腔血栓化 证据等级:Ⅰ,B-NR
并发症预警
内漏:术后即刻CTA评估,Ⅰ/Ⅱ型内漏首选介入栓塞
逆撕A型夹层:突发胸痛或血压骤升时立即复查CTA 证据等级:Ⅰ,B-NR
急诊科处理流程图
入科:呼吸支持+双静脉通路
生命体征不稳定
气管插管+输血+升压药
生命体征稳定
紧急CTA+血气+胸腔引流
确诊复杂型TBAD
MDT会诊:心血管外科/介入科/麻醉科
TEVAR+栓塞
开放/杂交手术
ICU监护:纠正呼衰+Hb>80g/L
术后24h CTA评估
依据指南更新:2023年国际指南强调,破裂型TBAD需跳过药物治疗直接手术;中国共识(2022)指出,弓部破口TEVAR需个体化重建LSA以降低脑梗风险
急诊医师核心任务
① 快速稳定呼吸与循环
② 明确复杂型TBAD诊断
③ 1小时内启动MDT决策
最新证据支持TEVAR为破裂型TBAD的首选,但需警惕弓部操作相关的脑缺血及逆撕风险
标签: B型主动脉夹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